• 今天是: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经济学专业所学课程

来源:网络整理时间:2023-07-19 10:13 1362次

摘要:现在的职业学校有很多,每个学校的招生专业也是不一样的,同学们在报读学校的时候去了解一下学校,看看学校的招生专业有哪些,在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为此有同学在咨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经济学专

现在的职业学校有很多,每个学校的招生专业也是不一样的,同学们在报读学校的时候去了解一下学校,看看学校的招生专业有哪些,在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为此有同学在咨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经济学专业所学课程招生老师针对这一问题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同学们。

专业名称:经济学修业年限:四年培养层次:本科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人才培养目标经济学专业培养经济理论基础扎实,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了解中国国情,实践能力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专业特色与专业综合改革情况紧紧围绕培养目标,经济学专业确定了“保持经济学学科体系完整,遵守经济学本科教育通则,突出经济学专业特色”的办学指导思想。专业立足于学生的个体特征和长远发展,既注重提高学生对实际经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培养应用型经济学人才,又兼顾拔尖人才的塑造,力争向高一级教育机构输送更多具有深造潜力的人才。经济学专业与工商管理、财务管理、金融学等相关专业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层面实现贯通,为培养“经济功底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应用型人才创造条件。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经济学专业不断完善培养方案,通过加强课堂教学和专业科研训练,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并通过案例教学、实验课教学、课堂讨论、名家讲座、社会实践与调查等多种形式改革教学方式,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提高学生的市场敏锐度,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要。经济学专业现拥有300平方米的专业实验室,可满足本专业同学进行经济统计与计量分析、证券期货同步模拟投资、国际贸易实际操作、现代企业管理方法等课程的实践教学,同时在京内外有数家企事业单位作为实习实训基地。为实现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目标,增强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应用能力,经济管理系于2012年、2013分别与中天会计师事务所、北京农禾之家咨询服务中心和中国民生银行电子银行部三家企业共同签署了实习基地共建协议。通过近年来和多家校企和机构的通力合作,实习基地在提升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探索人才培养方式和完善实践教学手段等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师资队伍经济学专业拥有一支学历高、专业能力强、职称结构合理、勤勉敬业、责任心强的师资队伍。专业现有教师26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0人、讲师1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5人,1名教师博士在读,博士后6人。全部专任教师具有硕士或以上学位,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国内著名学府。教师多次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师、学校“十佳教师”、“师德标兵”、“科研优秀教师”等荣誉,并多次在学校“中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教师们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保证了本专业优良的教学水平。经济学专业教师科研成果丰硕,在学界和社会上有着广泛的影响。近年来,出版专著、教材等50余部,论文百余篇,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主持和参与各级各类课题共6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主持教育部等省部级项目多项。相关科研成果多次获奖,并被EI、SCI、SSCI、CSSCI、CSCD等收录和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相关期刊转载。本专业教师在各类学术团体任职,并承担多项中华全国总工会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受到媒体的关注。学科带头人简介燕晓飞:教授、经济管理系主任。主要讲授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课程,从事劳动经济学、教育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方面的科研工作。主持或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1项、教育部重点课题1项、中华全国总工会课题10余项。在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被CSSCI、EI、ISTP(CPCI)和“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收录10余篇。出版专著2部,参与编撰著作7部。信卫平:教授、经济管理系副主任。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经济学专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主要讲授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等课程,主要从事经济理论、劳动关系与收入分配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主持中华全国总工会重点委托课题6项、学校科研课题4项。著有《公平与不平――当代中国的劳动收入问题研究》(该书被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为“十五”期间国家重点图书)、《探究劳动报酬之谜》、《经济学原理》等专著和教材,发表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内参)多篇。课程设置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完整地开设了经济学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课程,包括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金融学、公共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财务管理、统计学、经济学名著选读、发展经济学、经济思想史、世界经济史、现代西方经济学流派、经济博弈论、当代中国经济专题、文献检索与研究方法、劳动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实务、证券投资学、市场分析与数据处理、期货投资学、市场营销、商务文书、财务报告分析、跨国企业管理、创业管理、组织行为学、经济法、劳动关系学、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等专业课程。就业领域、就业前景及就业情况经济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领域广阔,主要集中在各级党政机关、社会组织、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经济咨询和预测部门、市场调研机构和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经济规划、管理、预测、分析、营销等工作。根据国内多家权威机构的统计,经济学专业的就业率近年来始终名列前位。近些年来,本专业学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就业质量较高。此外,学生通过四年专业学习,打下扎实的经济学基础,具有向经济学及相关领域扩展的能力,可以选择到国内外院校继续学习深造。部分往届优秀毕业生简介罗琪,2010届毕业生。本科期间多次获得“三好学生”、“优秀团员”及各类奖学金等荣誉,毕业后考入北京理工大学经济系攻读硕士研究生,目前在平安银行珠海分行担任对公信贷审批员,负责企业授信审批初审工作,获2013年度分行服务形象大使第三名。殷思源,2011届毕业生。在校期间曾获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毕业后创立北京甲子思志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该企业被APEC青年创业家峰会评为青年创业之典范。现任北京中金兄弟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合伙人。靳亚阁,2011届毕业生。2011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工商大学攻读产业经济学硕士学位,目前准备继续深造考取博士学位。李晓霞,2011届毕业生。在校期间荣获校优秀学生干部、北京市优秀毕业生。毕业后进入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工作,目前担任第八事业部行政经理。田相云,2012届毕业生。在校期间曾多次获得学院奖学金。2012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市石景山区国家税务局。杨裕辉,2012届毕业生。获北京市优秀毕业生。2012年考入中央财经大学攻读法学硕士学位。发表多篇论文,获中央财经大学校三好生、校优秀研究生干部等荣誉称号。唐震东,2012届毕业生。获北京市优秀毕业生,2012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

通过上面的内容相信同学们对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经济学专业所学课程应该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可以直接咨询网站内的在线老师,老师们会在第一时间解答同学们的问题,同时也可以继续关注特招网来了解学校的更多资讯。

展开全文

文章标题: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经济学专业所学课程

本文地址:/zxzx/beijing/606762.html + 复制链接

相关文章
北京市海淀区卫生学校2024年招生简章08-01
北京市昌平卫生学校2024年招生简章08-01
首都铁路卫生学校2024年招生简章07-31
北京商务管理学校2024年招生简章07-25
北京什刹海体育运动学校2024年招生简章07-24
北京舞蹈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2024年招生简章07-24
北京机械工业学校2024年招生简章07-24
丰台区职业技术学校2024年招生简章07-24
北京计算机工业学校2024年招生简章07-24
北京二轻工业学校2024年招生简章07-24
快速报名登记
人气专业
收缩
快速登记报名
阅读并同意《本站用户协议
立即报名